笔者将分四个部分给大家讲述这场世纪惊天骗局:
1. 做局:三个中年男人的合谋
2. 添油:全球最大金矿的诞生
3. 高潮:无视真相的大众癫狂
4. 离场:诡异离奇的最终结局
奥斯卡影帝马修·麦康纳,是那种“演什么像什么”的顶级演员。比如,在经典美剧《真探》(True Detective)中,他扮演一位凶杀案探员,极度地内敛深沉:
作者:戴老板/数据支持:远川研究
True Detective,HBO,2014年
在跟《我不是药神》同类片《达拉斯买家俱乐部》(The Dallas Buyers Club)里,他的表演张扬而丰富,为他赢得了奥斯卡影帝。
The Dallas Buyers Club,TE,2013年
在《魔力麦克》(Magic Mike)里,他是肌肉饱满的脱衣舞男,让荧幕前后的女粉丝和部分男粉丝大喊过瘾。
Magic Mike,华纳,2012年
而到了今天我们要讲的这部电影《金爆内幕》(Gold)里,他又变成了一副秃头大肚的中年油腻模样。
Gold,2016年
这部电影在2016年上映,讲述了一个落魄的矿业公司老板,通过与地质学家搭档联手,于1993年-1997年之间,炮制了一个位于印尼的虚假超级金矿,骗过了所有的人,最后在股市上抛掉公司股票,套现离场大发横财的故事。
为了与真实人物更加贴近,马修·麦康纳在拍摄前狂塞了三个月的汉堡啤酒,成功增肥了18公斤,从一个8块腹肌的肌肉男,变成秃头啤酒肚的油腻男。能让影帝下如此功夫的片子,自然是非同寻常。事实上,Gold这部电影是基于一个真实事件:Bre-X金矿造假案。
Bre-X金矿造假案是全球矿业领域的第一大丑闻: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加拿大公司,凭空制造了“全球储量最大的金矿”,引发无数投资者追捧,最终东窗事发,令全球哗然。事后,关于Bre-X事件的研究很多,比如Diane Francis写的这本书BRE-X: The Inside Story(BRE-X:幕后故事)。
“掘金影视”系列的第一个专题“次贷危机四部曲”完结之后,我们把第二个专题定为:“金融诈骗三部曲”。Gold这部豆瓣评分7.8的电影,是本专题的第一部电影,除了电影里马修·麦康纳的演技之外,我们推荐它的另外一个理由是:原故事比电影还要精彩。
因此,本文也将把重点放在现实中的Bre-X事件上,按照公号的老习惯,笔者将分四个部分给大家讲述这场世纪骗局:
1. 做局:三个中年男人的合谋
2. 添油:全球最大金矿的诞生
3. 高潮:无视真相的大众癫狂
4. 离场:诡异离奇的最终结局
下面进入正文部分。
1.做局:三个中年男人的合谋
大卫·沃什(David G. Walsh)1945年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富人区,父亲是一名股票经纪人,毕业后他也进入证券行业。在29岁时,他被任命为蒙特利尔经纪公司Midland-Doherty的副总裁,年薪超过10万美金。不过仅仅干了一年,他就因为帮朋友出售非法获取的股票,被公司开除。
大卫·沃什(左)和电影中的扮相
在辗转换了几份工作之后,他于1982年搬到落基山脉附近的加拿大小城卡尔加里(Calgary),在那里他第一次涉足采矿业。他于1984年以自己儿子Brett和Sean的名字,创办了采矿公司Bresea Resources Ltd.,该公司旗下的一家主要子公司,就是日后在全球金矿行业掀起腥风血雨的Bre-X。
1989年,Bre-X进入资本市场,并开始在加拿大阿尔伯塔证券交易所以每股30美分的价格进行交易。但采矿毕竟跟做股票不一样,Bre-X在魁北克找黄金,在西北区找钻石,但都一无所获,到1992年,公司已经难以为继,沃什欠下了60,000美金的信用卡债务,Bre-X也濒临破产,沦为仙股。
Bre-X公司大楼,Calgary,1995年
已经穷途末路的沃什,急需人生的翻盘。在1993年,他联系到了10年前认识的一位熟人,地质学家约翰·费尔德霍夫(John Felderhof)。费尔德霍夫曾于1960年代末在Papua New Guinea(巴布亚新几内亚)的Ok Tedi发现了大规模铜金矿床,沃什希望他能复制奇迹,帮Bre-X找到大矿,走出泥潭。
沃什(左)和费尔德霍夫(右),1995年
费尔德霍夫此时也正陷入事业瓶颈期:60年代末发现Ok Tedi铜矿后,他几乎再也没有什么重大发现,在业界慢慢变凉。90年代初期,他将目光投向印度尼西亚,但没人给他投资。于是,他跟找上门来的沃什一拍即合,并向他推荐了另一位朋友:勘探家迈克尔·德·古兹曼(Michael de Guzman)。
在电影中,约翰·费尔德霍夫和迈克尔·德·古兹曼被合并成了一个人:迈克尔·阿科斯塔 (Michael Acosta),由委内瑞拉影星埃德加·拉米雷兹 (Édgar Ramírez)扮演。
迈克尔·阿科斯塔 (右),Gold
古兹曼于1956年的情人节出生于马尼拉,毕业于菲律宾亚当森(Adamson)大学地质学专业,父亲是一名勘探工程师。他于1977年被菲律宾当地金矿公司Benguet集团雇用,并在之后成为地质部门的负责人。在光鲜的事业之外,他还拥有神秘的私生活:同时拥有四个妻子和九个孩子。
其貌不扬的古兹曼(左二),1997年
但在被介绍给沃什的1993年,风流男人古兹曼也正在遭遇中年危机。1990年,古兹曼因为挪用公司资金,给情人(四个老婆之外的女人……)买家具和服装,被公司开除。在这之后,他就一直跟费尔德霍夫一起在印尼潮湿炎热的丛林里寻找金矿,他急需一项震撼业界的重大发现,来挽救他的事业。
于是,三个失意的中年男人:穷途末路的沃什,事业瓶颈的费尔德霍夫,急欲成名的古兹曼,在1993年聚在了一起,共同谋划了一个局,这个局的中心,位于丛林密布、炎热神秘的世界第三大岛:加里曼丹岛(Kalimantan Island)。
2. 添油:全球最大金矿的诞生
加里曼丹岛古称婆罗洲,是印度尼西亚群岛中最大的岛屿,面积达74万平方公里,被马拉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三个国家瓜分。这个森林覆盖率80%的巨型岛屿,拥有的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黄金资源,被誉为东南亚的“国家保险箱”。
Bre-X项目所在地,Busang,加里曼丹岛
古兹曼给沃什推荐的勘探地址,是加里曼丹岛东北部的一个叫做布桑(Busang)的地方。早在16世纪,荷兰传教士就在布桑的河流里发现了黄金颗粒,但没多少人敢踏进丛林深处去勘探。因此500多年过去了,Busang地底下有大型金矿的说法,一直停留在传说阶段。
一个位于原始森林深处,充满黄金传说,需要跋山涉水才能抵达的地方,非常适合编造一个巨型金矿的童话。
沃什对这个地方显然很满意,他任命费尔德霍夫为公司首席地质学家兼副总裁,任命古兹曼为勘探经理。随后在1993年5月,Bre-X公司以8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Busang的金矿探矿权。古兹曼着手组建队伍,开始对Busang进行勘探钻探。
勘探队伍,Busang,加里曼丹岛
随后,上市公司Bre-X发表公告,向公众宣布开启印尼Busang金矿勘探项目,并透露公司已经研究过在其他公司在Busang留下的27个钻孔,认为这是极有可能埋藏着一个大型金矿。当然,市场对这种“前景”并不买账,公司股价在0.5加元/股附近波动,Bre-X需要拿出“干货”,才能打动股民。
很快,Busang金矿勘探就“捷报频传”。1993年12月底,他们首次披露了三个钻孔勘探结果:发现了一个厚80米,金品位值为1.91至6.58克/吨的金矿体,这导致股价直接翻倍。1994年4月,他们又公布了另外6个钻孔结果,发现品位为12克/吨的矿体,股价飙升至1.5加元/股。
勘探营地,Busang,加里曼丹岛
沃什和Bre-X利用这些利好消息不断增发筹资,先后投入2000多万美金,在Busang各个地方钻了268个探孔,取得的样品不断向世界展示Busang黄金储量的庞大:1995年底是850吨,1996年增加到1700吨, 最后在1997年,这个数字飙升到2200-6200吨:全球史上最大金矿正式出炉。
事后证明,这些源源不断的利好消息,全部是假的。
具体造假由古兹曼实施,方式简单粗暴:向勘探出来的矿石样本里掺杂黄金。在早期,古兹曼从自己的订婚戒指上,用小刀刮下一些黄金碎屑,加到矿石样本中。到后来,他直接向Busang土著手里,收购从河里淘出的沙金,经过粉碎后加进样本中,先后花了60万美元。
这种手法在采矿业中并不新鲜,被称为“腌制”:向样本中添加各种“调料”,来达到想要的样本分析结果。
就这样,通过简单的造假,Bre-X公司成功地炮制出了全球最大的金矿。出生于情人节的古兹曼的确是高手,在他手里,戒指不仅可以骗姑娘,更能骗投资者。但令人感到吊诡的是,如此一个世界级的骗局,居然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无人识破,反而令无数投资人趋之若鹜。
这不仅跟人性有关,也与这个骗局设计的精妙有关。
3. 高潮:无视真相的大众癫狂
笔者作为研究A股多年的证券从业者,在回顾Bre-X骗局时,忍不住将它跟我国股市上的著名骗子公司做对照研究,总结出Bre-X骗局能够成功的四个要素,请读者里的金(zha)融(pian)精英们做好笔记:
1. 符合当时的风口:在Bre-X设立的80年代末,全球黄金行业蓬勃发展,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的大型矿业公司更是一窝蜂地向之前未涉足的区域勘探。在Bre-X股价飙涨的90年代中期,黄金价格缓慢而稳步地上涨,大量新矿山在亚洲、非洲、南美被发现,炒作矿业公司的股票,成了全球证券市场的风潮。
时代风口在哪儿,最新骗局就在哪儿,这条规则在全球通用,并非A股的投资者独享。
2. 股价可以无视利润:矿业公司的股价涨跌,基本上取决于两个因素:探明储量和矿产价格(如金价、铜价、煤价)。资本市场通常会按照公司公布的可开采储量(假定这些数据是真实的),来算出公司未来会实现多少利润,进而折算成股价。一旦发现新增储量,矿业股的股票都会剧烈变动,即使这些储量还没被开采出来。
Bre-X就是利用这种特点,通过不断宣称在Busang发现新的矿脉,逐步把股价推上天,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没有实现过一分钱的利润。
3. 短期没办法证伪:如前文所述,Bre-X公司炮制的“全球最大金矿”位于加里曼丹岛Busang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投资者要想前往实地调研,要先飞到雅加达,再转机到加里曼丹岛省会萨马林达,再坐上汽车颠簸5个小时,然后再乘坐5个小时船,才能抵达勘探营地,基本上要脱一层皮。
Bre-X位于Busang的营地
因此,在这种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古兹曼可以从容地在样本中掺假,要想证伪它,需要花大量人力物力,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没有人会来这么做。
4. 利好不断超预期:Bre-X在造假过程中,最高明的地方在于:不断地释放利好消息,而非一下子扔出一个所有人都会质疑的数据。在古兹曼的操作下,公司步步为营,储量从之前的几百吨,变成850吨,再变成1700吨,最后再到2200吨,让人感觉是“水到渠成”,而非“一蹴而就”。
更妙的是,他每次都力图让样品达到这种效果:样品一定会带点儿瑕疵,指标看起来不那么完美,但又能让投资人的兴趣升温。
Bre-X "专业"的勘探团队,从左向右分别为:现场经理Jerome Alto;高级副总裁John Felderhof;勘探经理Michael de Guzman;资深地质学家Cesar Puspos。1996年,Busang
Bre-X身上的这四个特点,简直是为股民们量身定制。考虑到沃什曾经做过股票经纪人和证券公司高管,这种局的设计不能不让人浮想联翩。这让我想起了一个证券业前辈给我传授的经验:
去上市公司调研,遇到看起来能言善道的董秘,要提升30%的警惕;遇到看起来憨厚老实的董秘,要提升50%的警惕;遇到以前做过股票研究员的董秘,要提升100%的警惕!
于是,在不断释放的利好推动下,Bre-X的股价一路长牛。股价从1993年的0.5加元/股,涨到了1995年10月的47.5元/股,接近百倍的涨幅!但还远未结束,到了1996年,股价进一步涨到94.75加元/股,创造了三年200倍的神话。下图为Bre-X的股价表现:
Bre-X股价,1990-1997年,图中断崖为拆股
在没有实现任何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情况下,Bre-X成为加拿大股市历史上最成功的上市公司之一。1996年12月,多伦多股票交易所破例将挂牌交易仅9个月(正常的至少需一年)的Bre-X纳入其股票指数中,使之—跃成为加拿大工业300强之一。
推波助澜的还有各大券商和投行。1996年12月,雷曼兄弟强烈推荐Bre-X,这是“世纪的黄金开发”;摩根大通也为这家年轻公司撰写了深度报告,对其前景保持乐观。华尔街日报和其他商业出版物,也乐此不疲地报道各种Bre-X的消息。
电影中Bre-X登陆纳斯达克
在这个过程中,并非没有站出来怀疑Bre-X的人。1995年,重仓Bre-X的大型机构投资者,聘请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始复查被古兹曼掺过假的矿石样本。在检查中,专家们担心发现样品中的金粒边缘过于光滑,不像是自然界的黄金,他们向Bre-X提出了质疑。
金矿设在Busang的好处体现的淋漓尽致:投资者质疑,但没有能力去遥远的印尼钻孔采样,只能分析被古兹曼掺假的样品。
对此,公司花了3000美元,聘请了一位地质学家,针对这种质疑创造出一种“火山盆地”理论,“完美地”解释了Busang矿床黄金的不同寻常。在股价疯涨的1995年,所有人都相信了这种解释,就像A股投资者在2015年上半年,都相信了那些解释成长股泡沫的报告一样。
于此同时,公司的创始人开始不断套现,从1996年4月至9月,沃什和他的妻子共售出2610万美元,费尔德霍夫则抛售了2650万美元。
到了1997年,公司市值从底部已经足足涨了700倍,超过了当时全球第一大黄金矿业公司Barrick Gold。股票更是在多伦多、东京和纳斯达克上市。市场经过计算,如果Bre-X能全部开采完它的储量,它的利润总和将是惊人的2400亿美金!
这个宏大的故事,已经演绎到了极致,到了这个地步,迟早会有人发问:金子到底在哪儿?
4. 离场:一个没有答案的结局
Bre-X骗局的揭开之前,发生了一场针对这块肥肉的抢夺战,为造假的暴露埋下了伏笔。
由于Busang金矿晋升为全球最大金矿,全球矿业巨头和印尼政府都动了心思,想染指金矿开发,用环保和执照来逼Bre-X出让股权。当时,一共有三家企业出来抢夺Bre-X公司的股权,分别是:全球金矿老大Barrick Gold,北美巨头PlacerDome,跟印尼政府关系密切的Freeport-McMoRan。
苏哈托与当时的媒体报道
最后,与时任印尼总统苏哈托关系密切的Freeport-McMoRan赢得了竞赛,获得了Busang金矿15%的权益;Bre-X得以保留45%,10%由印尼政府控制,30%由两家当地公司( 苏哈托长女和幼子控制)持有,这部分内容在电影里有直接展现。
这种情节对中国人来说,已经是烂俗桥段,尤其在山西内蒙这种遍地煤矿的省份。
Freeport-McMoRan虽然是关系户企业,但毕竟还是真心实意来挖金子的。在获得股权后,他们立即于1997年3月组织勘测,但在他们进驻Busang之前,金矿的岩芯库离奇失火,所有样本付之一炬。
于是Freeport-McMoRan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选择了古兹曼之前钻过4个探孔,在距原孔位1.5米处,重复钻探验证。最后结果却令他们大吃一惊:样本的平均品位只有0.06克/吨,而非之前宣称的1.78克/吨,这里根本没有金矿!
更离奇的事情紧接着发生:Freeport-McMoRan要求古兹曼前往Busang营地解释这一切,他于1997年3月19日登上前往Busang的直升机,在半路上从800米高空上跳下,自杀身亡。
正在登机的古兹曼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
事后,印尼军队在丛林中找到了古兹曼的“尸体”:手、脚全部都没了,生殖器像“做过手术一样切掉”,脸已经腐烂不堪,根本分辨不出是谁。在尸体身上,印尼政府找到了一封遗书:上面声称自己患了绝症,忍受不了病痛的折磨,选择自杀。
关于古兹曼的自杀,有太多疑点:比如印尼政府很长时间都没有同意举行尸检; 医疗记录显示古兹曼只患有乙肝,这不是一种绝症;尸体的牙齿与牙医的X射线纪录不一致;家人从来没有看到那封所谓的“遗书”;而他的几个妻子都声称丈夫精神状态良好,根本不会自杀……
3月27日,Freeport-McMoRan将检验结果公布,股价当天狂泻82%,随后继续跌到2~3元每股。无数在顶部加仓的投资者,一夜之间沦为负翁。但在震惊之余,投资者仍然不甘心这样的结局:如此大的一个金矿,怎么可能会是彻头彻尾的骗局,即使没有2200吨储量,200吨总该有吧?
事实再次让他们失望。独立矿业调查机构Strathcona Mineral Services赶赴印尼,重新钻孔采样,在1997年5月给出了最后的检验结果:古兹曼的样本被明显掺假,Busang金矿根本不具备开采价值,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消息一出,已跌了80%的股票,十分钟内再次暴跌98%,由3.17加元跌至0.06加元,股票停牌退市,游戏结束。
愤怒的投资者将矛头对准了沃什和费尔德霍夫。包括古兹曼在内,三个人在丑闻爆发前,抛售了大量股票,一共套取了超过1亿美金的现金。不过活着的这两人都宣称对造假毫不知情,把锅全部甩给了死无对证的古兹曼,因此,在加拿大政府的调查中,只是冻结了他们的资产,但最后没有对两人定罪。
事实上,最关键的证人古兹曼离奇死亡,以及Busang岩芯库的离奇火灾,所有证据都消失了,最后竟然没有任何一个人受到刑罚。
沃什被宣布无罪后,离开了加拿大,前往巴哈马豪华的别墅,每天在沙滩上晒太阳。1998年,两名劫匪拿着枪找上门来,声称是Bre-X的投资人,要求沃什赔钱。沃什向他们许诺了一些东西(没人知道是什么),然后两人就离开了。两个周后,他被发现死在巴哈马的家中,死因是大脑动脉瘤。
费尔德霍夫同样也离开了加拿大,他先是前往他在开曼群岛的300万美金的别墅居住,后来有移居到菲律宾。他的生活开销肯定不是问题:他在造假揭露前,至少抛售了8400万美元的股票。费尔德霍夫在2007年被彻底宣布无罪,至今仍安静地生活在菲律宾。
费尔德霍夫和菲律宾妻子,2012年
至于古兹曼,大多数人都认为他没有死,但他究竟在什么地方,就像A股曾经的明星中科创业的庄家吕梁一样,永远都会是一个谜。
5. 尾声
1997年5月19日,《时代》杂志用封面文章Gold's Fools,来讲述了Bre-X的骗局的前后故事。有趣的是,一部叫做Fool's Gold的爱情喜剧电影在2008年上映,主角也是马修·麦康纳。
Bre-X骗局,给投资留下了大约30亿美金的亏损。 1997年11月初,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法院宣判Bre-X公司破产,资产只有2000多万美元,大量股东的持股,变成一文不值的废纸。事后,Bre-X的股票凭证被一度当做纪念品来卖。
由于采矿领域的专业性和高门槛,全球矿业类似事件仍然层出不穷。事实上,在中国也曾发生过“轰动全国”的采矿发现,那就是现在已逐渐没有声音的冀东南堡油田。
2007年,中油向外界宣布发现冀东南堡油田,规模储量达10亿吨。如此重大的发现,让媒体和舆论一片欢呼,甚至让总理“兴奋得睡不着觉”,而当时正直牛市,5月4日中石油发布公告的第二天,当日狂涨14%,市值增加2200亿港元,成为港交所市值最大的公司。
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南堡油田的储量只有宣称的五分之一,产量只有十分之一。2014年8月,《法制晚报》的记者前往南堡油田,发现“上锁的大门、锈迹斑斑的机器,还有满地的杂草”。曾经的10亿吨大油田,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成了一段没人想去回顾的历史。
冀东南堡油田影响的不仅仅是中石油,更有附近的曹妃甸。当年为配套南堡油田的巨额投资,包括原油码头、储油基地、LNG接收站等都无疾而终,而那些“大港口、大钢铁、大化工、大电力”的口号,最终也没有了声音。
这种有意无意的“勘探失误”,会给普通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当然,Bre-X事件告诉我们,无论事情搞得多大,都要预先找一个背锅的,出事儿后把什么都往他身上推。
这方面,全世界都一样。
参考资料
[1]. BRE-X: The Inside Story,Diane Francis
[2]. Gold's Fool,Time Magazine
[3]. 10亿储量南堡油田现状,法制晚报
申明:感谢作者的辛勤原创!若在本网站转发过程中涉及到版权问题,敬请与管理员联系!以便及时更改删除,谢谢!
另:法财库目前成立了多个行业微信群【银行高管群】【商业银行群】【信托群】【券商群】【理财师群】【投行群】【私募群】【基金群】【股权投资群】【期货群】【现金贷】【第三方支付】【金融高管群】【总裁群】【互联网高管群】【汽车金融群】【融资租赁群】
1. 做局:三个中年男人的合谋
2. 添油:全球最大金矿的诞生
3. 高潮:无视真相的大众癫狂
4. 离场:诡异离奇的最终结局
奥斯卡影帝马修·麦康纳,是那种“演什么像什么”的顶级演员。比如,在经典美剧《真探》(True Detective)中,他扮演一位凶杀案探员,极度地内敛深沉: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820191250.jpg
True Detective,HBO,2014年
在跟《我不是药神》同类片《达拉斯买家俱乐部》(The Dallas Buyers Club)里,他的表演张扬而丰富,为他赢得了奥斯卡影帝。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820191252.jpg
在《魔力麦克》(Magic Mike)里,他是肌肉饱满的脱衣舞男,让荧幕前后的女粉丝和部分男粉丝大喊过瘾。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820191255.jpg
而到了今天我们要讲的这部电影《金爆内幕》(Gold)里,他又变成了一副秃头大肚的中年油腻模样。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820191258.jpg
这部电影在2016年上映,讲述了一个落魄的矿业公司老板,通过与地质学家搭档联手,于1993年-1997年之间,炮制了一个位于印尼的虚假超级金矿,骗过了所有的人,最后在股市上抛掉公司股票,套现离场大发横财的故事。
为了与真实人物更加贴近,马修·麦康纳在拍摄前狂塞了三个月的汉堡啤酒,成功增肥了18公斤,从一个8块腹肌的肌肉男,变成秃头啤酒肚的油腻男。能让影帝下如此功夫的片子,自然是非同寻常。事实上,Gold这部电影是基于一个真实事件:Bre-X金矿造假案。
Bre-X金矿造假案是全球矿业领域的第一大丑闻: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加拿大公司,凭空制造了“全球储量最大的金矿”,引发无数投资者追捧,最终东窗事发,令全球哗然。事后,关于Bre-X事件的研究很多,比如Diane Francis写的这本书BRE-X: The Inside Story(BRE-X:幕后故事)。
“掘金影视”系列的第一个专题“次贷危机四部曲”完结之后,我们把第二个专题定为:“金融诈骗三部曲”。Gold这部豆瓣评分7.8的电影,是本专题的第一部电影,除了电影里马修·麦康纳的演技之外,我们推荐它的另外一个理由是:原故事比电影还要精彩。
因此,本文也将把重点放在现实中的Bre-X事件上,按照公号的老习惯,笔者将分四个部分给大家讲述这场世纪骗局:
1. 做局:三个中年男人的合谋
2. 添油:全球最大金矿的诞生
3. 高潮:无视真相的大众癫狂
4. 离场:诡异离奇的最终结局
下面进入正文部分。
1.做局:三个中年男人的合谋
大卫·沃什(David G. Walsh)1945年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富人区,父亲是一名股票经纪人,毕业后他也进入证券行业。在29岁时,他被任命为蒙特利尔经纪公司Midland-Doherty的副总裁,年薪超过10万美金。不过仅仅干了一年,他就因为帮朋友出售非法获取的股票,被公司开除。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820191301.jpg
在辗转换了几份工作之后,他于1982年搬到落基山脉附近的加拿大小城卡尔加里(Calgary),在那里他第一次涉足采矿业。他于1984年以自己儿子Brett和Sean的名字,创办了采矿公司Bresea Resources Ltd.,该公司旗下的一家主要子公司,就是日后在全球金矿行业掀起腥风血雨的Bre-X。
1989年,Bre-X进入资本市场,并开始在加拿大阿尔伯塔证券交易所以每股30美分的价格进行交易。但采矿毕竟跟做股票不一样,Bre-X在魁北克找黄金,在西北区找钻石,但都一无所获,到1992年,公司已经难以为继,沃什欠下了60,000美金的信用卡债务,Bre-X也濒临破产,沦为仙股。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820191304.jpg
已经穷途末路的沃什,急需人生的翻盘。在1993年,他联系到了10年前认识的一位熟人,地质学家约翰·费尔德霍夫(John Felderhof)。费尔德霍夫曾于1960年代末在Papua New Guinea(巴布亚新几内亚)的Ok Tedi发现了大规模铜金矿床,沃什希望他能复制奇迹,帮Bre-X找到大矿,走出泥潭。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820191306.jpg
费尔德霍夫此时也正陷入事业瓶颈期:60年代末发现Ok Tedi铜矿后,他几乎再也没有什么重大发现,在业界慢慢变凉。90年代初期,他将目光投向印度尼西亚,但没人给他投资。于是,他跟找上门来的沃什一拍即合,并向他推荐了另一位朋友:勘探家迈克尔·德·古兹曼(Michael de Guzman)。
在电影中,约翰·费尔德霍夫和迈克尔·德·古兹曼被合并成了一个人:迈克尔·阿科斯塔 (Michael Acosta),由委内瑞拉影星埃德加·拉米雷兹 (Édgar Ramírez)扮演。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820191309.jpg
古兹曼于1956年的情人节出生于马尼拉,毕业于菲律宾亚当森(Adamson)大学地质学专业,父亲是一名勘探工程师。他于1977年被菲律宾当地金矿公司Benguet集团雇用,并在之后成为地质部门的负责人。在光鲜的事业之外,他还拥有神秘的私生活:同时拥有四个妻子和九个孩子。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820191312.jpg
但在被介绍给沃什的1993年,风流男人古兹曼也正在遭遇中年危机。1990年,古兹曼因为挪用公司资金,给情人(四个老婆之外的女人……)买家具和服装,被公司开除。在这之后,他就一直跟费尔德霍夫一起在印尼潮湿炎热的丛林里寻找金矿,他急需一项震撼业界的重大发现,来挽救他的事业。
于是,三个失意的中年男人:穷途末路的沃什,事业瓶颈的费尔德霍夫,急欲成名的古兹曼,在1993年聚在了一起,共同谋划了一个局,这个局的中心,位于丛林密布、炎热神秘的世界第三大岛:加里曼丹岛(Kalimantan Island)。
2. 添油:全球最大金矿的诞生
加里曼丹岛古称婆罗洲,是印度尼西亚群岛中最大的岛屿,面积达74万平方公里,被马拉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三个国家瓜分。这个森林覆盖率80%的巨型岛屿,拥有的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黄金资源,被誉为东南亚的“国家保险箱”。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820191314.jpg
古兹曼给沃什推荐的勘探地址,是加里曼丹岛东北部的一个叫做布桑(Busang)的地方。早在16世纪,荷兰传教士就在布桑的河流里发现了黄金颗粒,但没多少人敢踏进丛林深处去勘探。因此500多年过去了,Busang地底下有大型金矿的说法,一直停留在传说阶段。
一个位于原始森林深处,充满黄金传说,需要跋山涉水才能抵达的地方,非常适合编造一个巨型金矿的童话。
沃什对这个地方显然很满意,他任命费尔德霍夫为公司首席地质学家兼副总裁,任命古兹曼为勘探经理。随后在1993年5月,Bre-X公司以8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Busang的金矿探矿权。古兹曼着手组建队伍,开始对Busang进行勘探钻探。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820191318.jpg
随后,上市公司Bre-X发表公告,向公众宣布开启印尼Busang金矿勘探项目,并透露公司已经研究过在其他公司在Busang留下的27个钻孔,认为这是极有可能埋藏着一个大型金矿。当然,市场对这种“前景”并不买账,公司股价在0.5加元/股附近波动,Bre-X需要拿出“干货”,才能打动股民。
很快,Busang金矿勘探就“捷报频传”。1993年12月底,他们首次披露了三个钻孔勘探结果:发现了一个厚80米,金品位值为1.91至6.58克/吨的金矿体,这导致股价直接翻倍。1994年4月,他们又公布了另外6个钻孔结果,发现品位为12克/吨的矿体,股价飙升至1.5加元/股。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820191321.jpg
沃什和Bre-X利用这些利好消息不断增发筹资,先后投入2000多万美金,在Busang各个地方钻了268个探孔,取得的样品不断向世界展示Busang黄金储量的庞大:1995年底是850吨,1996年增加到1700吨, 最后在1997年,这个数字飙升到2200-6200吨:全球史上最大金矿正式出炉。
事后证明,这些源源不断的利好消息,全部是假的。
具体造假由古兹曼实施,方式简单粗暴:向勘探出来的矿石样本里掺杂黄金。在早期,古兹曼从自己的订婚戒指上,用小刀刮下一些黄金碎屑,加到矿石样本中。到后来,他直接向Busang土著手里,收购从河里淘出的沙金,经过粉碎后加进样本中,先后花了60万美元。
这种手法在采矿业中并不新鲜,被称为“腌制”:向样本中添加各种“调料”,来达到想要的样本分析结果。
就这样,通过简单的造假,Bre-X公司成功地炮制出了全球最大的金矿。出生于情人节的古兹曼的确是高手,在他手里,戒指不仅可以骗姑娘,更能骗投资者。但令人感到吊诡的是,如此一个世界级的骗局,居然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无人识破,反而令无数投资人趋之若鹜。
这不仅跟人性有关,也与这个骗局设计的精妙有关。
3. 高潮:无视真相的大众癫狂
笔者作为研究A股多年的证券从业者,在回顾Bre-X骗局时,忍不住将它跟我国股市上的著名骗子公司做对照研究,总结出Bre-X骗局能够成功的四个要素,请读者里的金(zha)融(pian)精英们做好笔记:
1. 符合当时的风口:在Bre-X设立的80年代末,全球黄金行业蓬勃发展,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的大型矿业公司更是一窝蜂地向之前未涉足的区域勘探。在Bre-X股价飙涨的90年代中期,黄金价格缓慢而稳步地上涨,大量新矿山在亚洲、非洲、南美被发现,炒作矿业公司的股票,成了全球证券市场的风潮。
时代风口在哪儿,最新骗局就在哪儿,这条规则在全球通用,并非A股的投资者独享。
2. 股价可以无视利润:矿业公司的股价涨跌,基本上取决于两个因素:探明储量和矿产价格(如金价、铜价、煤价)。资本市场通常会按照公司公布的可开采储量(假定这些数据是真实的),来算出公司未来会实现多少利润,进而折算成股价。一旦发现新增储量,矿业股的股票都会剧烈变动,即使这些储量还没被开采出来。
Bre-X就是利用这种特点,通过不断宣称在Busang发现新的矿脉,逐步把股价推上天,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没有实现过一分钱的利润。
3. 短期没办法证伪:如前文所述,Bre-X公司炮制的“全球最大金矿”位于加里曼丹岛Busang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投资者要想前往实地调研,要先飞到雅加达,再转机到加里曼丹岛省会萨马林达,再坐上汽车颠簸5个小时,然后再乘坐5个小时船,才能抵达勘探营地,基本上要脱一层皮。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820191324.jpg
因此,在这种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古兹曼可以从容地在样本中掺假,要想证伪它,需要花大量人力物力,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没有人会来这么做。
4. 利好不断超预期:Bre-X在造假过程中,最高明的地方在于:不断地释放利好消息,而非一下子扔出一个所有人都会质疑的数据。在古兹曼的操作下,公司步步为营,储量从之前的几百吨,变成850吨,再变成1700吨,最后再到2200吨,让人感觉是“水到渠成”,而非“一蹴而就”。
更妙的是,他每次都力图让样品达到这种效果:样品一定会带点儿瑕疵,指标看起来不那么完美,但又能让投资人的兴趣升温。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820191327.jpg
Bre-X身上的这四个特点,简直是为股民们量身定制。考虑到沃什曾经做过股票经纪人和证券公司高管,这种局的设计不能不让人浮想联翩。这让我想起了一个证券业前辈给我传授的经验:
去上市公司调研,遇到看起来能言善道的董秘,要提升30%的警惕;遇到看起来憨厚老实的董秘,要提升50%的警惕;遇到以前做过股票研究员的董秘,要提升100%的警惕!
于是,在不断释放的利好推动下,Bre-X的股价一路长牛。股价从1993年的0.5加元/股,涨到了1995年10月的47.5元/股,接近百倍的涨幅!但还远未结束,到了1996年,股价进一步涨到94.75加元/股,创造了三年200倍的神话。下图为Bre-X的股价表现: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820191330.png
在没有实现任何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情况下,Bre-X成为加拿大股市历史上最成功的上市公司之一。1996年12月,多伦多股票交易所破例将挂牌交易仅9个月(正常的至少需一年)的Bre-X纳入其股票指数中,使之—跃成为加拿大工业300强之一。
推波助澜的还有各大券商和投行。1996年12月,雷曼兄弟强烈推荐Bre-X,这是“世纪的黄金开发”;摩根大通也为这家年轻公司撰写了深度报告,对其前景保持乐观。华尔街日报和其他商业出版物,也乐此不疲地报道各种Bre-X的消息。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820191333.jpg
电影中Bre-X登陆纳斯达克
在这个过程中,并非没有站出来怀疑Bre-X的人。1995年,重仓Bre-X的大型机构投资者,聘请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始复查被古兹曼掺过假的矿石样本。在检查中,专家们担心发现样品中的金粒边缘过于光滑,不像是自然界的黄金,他们向Bre-X提出了质疑。
金矿设在Busang的好处体现的淋漓尽致:投资者质疑,但没有能力去遥远的印尼钻孔采样,只能分析被古兹曼掺假的样品。
对此,公司花了3000美元,聘请了一位地质学家,针对这种质疑创造出一种“火山盆地”理论,“完美地”解释了Busang矿床黄金的不同寻常。在股价疯涨的1995年,所有人都相信了这种解释,就像A股投资者在2015年上半年,都相信了那些解释成长股泡沫的报告一样。
于此同时,公司的创始人开始不断套现,从1996年4月至9月,沃什和他的妻子共售出2610万美元,费尔德霍夫则抛售了2650万美元。
到了1997年,公司市值从底部已经足足涨了700倍,超过了当时全球第一大黄金矿业公司Barrick Gold。股票更是在多伦多、东京和纳斯达克上市。市场经过计算,如果Bre-X能全部开采完它的储量,它的利润总和将是惊人的2400亿美金!
这个宏大的故事,已经演绎到了极致,到了这个地步,迟早会有人发问:金子到底在哪儿?
4. 离场:一个没有答案的结局
Bre-X骗局的揭开之前,发生了一场针对这块肥肉的抢夺战,为造假的暴露埋下了伏笔。
由于Busang金矿晋升为全球最大金矿,全球矿业巨头和印尼政府都动了心思,想染指金矿开发,用环保和执照来逼Bre-X出让股权。当时,一共有三家企业出来抢夺Bre-X公司的股权,分别是:全球金矿老大Barrick Gold,北美巨头PlacerDome,跟印尼政府关系密切的Freeport-McMoRan。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820191336.jpg
最后,与时任印尼总统苏哈托关系密切的Freeport-McMoRan赢得了竞赛,获得了Busang金矿15%的权益;Bre-X得以保留45%,10%由印尼政府控制,30%由两家当地公司( 苏哈托长女和幼子控制)持有,这部分内容在电影里有直接展现。
这种情节对中国人来说,已经是烂俗桥段,尤其在山西内蒙这种遍地煤矿的省份。
Freeport-McMoRan虽然是关系户企业,但毕竟还是真心实意来挖金子的。在获得股权后,他们立即于1997年3月组织勘测,但在他们进驻Busang之前,金矿的岩芯库离奇失火,所有样本付之一炬。
于是Freeport-McMoRan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选择了古兹曼之前钻过4个探孔,在距原孔位1.5米处,重复钻探验证。最后结果却令他们大吃一惊:样本的平均品位只有0.06克/吨,而非之前宣称的1.78克/吨,这里根本没有金矿!
更离奇的事情紧接着发生:Freeport-McMoRan要求古兹曼前往Busang营地解释这一切,他于1997年3月19日登上前往Busang的直升机,在半路上从800米高空上跳下,自杀身亡。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820191340.jpg
事后,印尼军队在丛林中找到了古兹曼的“尸体”:手、脚全部都没了,生殖器像“做过手术一样切掉”,脸已经腐烂不堪,根本分辨不出是谁。在尸体身上,印尼政府找到了一封遗书:上面声称自己患了绝症,忍受不了病痛的折磨,选择自杀。
关于古兹曼的自杀,有太多疑点:比如印尼政府很长时间都没有同意举行尸检; 医疗记录显示古兹曼只患有乙肝,这不是一种绝症;尸体的牙齿与牙医的X射线纪录不一致;家人从来没有看到那封所谓的“遗书”;而他的几个妻子都声称丈夫精神状态良好,根本不会自杀……
3月27日,Freeport-McMoRan将检验结果公布,股价当天狂泻82%,随后继续跌到2~3元每股。无数在顶部加仓的投资者,一夜之间沦为负翁。但在震惊之余,投资者仍然不甘心这样的结局:如此大的一个金矿,怎么可能会是彻头彻尾的骗局,即使没有2200吨储量,200吨总该有吧?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820191343.jpg
消息一出,已跌了80%的股票,十分钟内再次暴跌98%,由3.17加元跌至0.06加元,股票停牌退市,游戏结束。
愤怒的投资者将矛头对准了沃什和费尔德霍夫。包括古兹曼在内,三个人在丑闻爆发前,抛售了大量股票,一共套取了超过1亿美金的现金。不过活着的这两人都宣称对造假毫不知情,把锅全部甩给了死无对证的古兹曼,因此,在加拿大政府的调查中,只是冻结了他们的资产,但最后没有对两人定罪。
事实上,最关键的证人古兹曼离奇死亡,以及Busang岩芯库的离奇火灾,所有证据都消失了,最后竟然没有任何一个人受到刑罚。
沃什被宣布无罪后,离开了加拿大,前往巴哈马豪华的别墅,每天在沙滩上晒太阳。1998年,两名劫匪拿着枪找上门来,声称是Bre-X的投资人,要求沃什赔钱。沃什向他们许诺了一些东西(没人知道是什么),然后两人就离开了。两个周后,他被发现死在巴哈马的家中,死因是大脑动脉瘤。
费尔德霍夫同样也离开了加拿大,他先是前往他在开曼群岛的300万美金的别墅居住,后来有移居到菲律宾。他的生活开销肯定不是问题:他在造假揭露前,至少抛售了8400万美元的股票。费尔德霍夫在2007年被彻底宣布无罪,至今仍安静地生活在菲律宾。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820191346.jpg
至于古兹曼,大多数人都认为他没有死,但他究竟在什么地方,就像A股曾经的明星中科创业的庄家吕梁一样,永远都会是一个谜。
5. 尾声
1997年5月19日,《时代》杂志用封面文章Gold's Fools,来讲述了Bre-X的骗局的前后故事。有趣的是,一部叫做Fool's Gold的爱情喜剧电影在2008年上映,主角也是马修·麦康纳。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820191349.jpg
Bre-X骗局,给投资留下了大约30亿美金的亏损。 1997年11月初,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法院宣判Bre-X公司破产,资产只有2000多万美元,大量股东的持股,变成一文不值的废纸。事后,Bre-X的股票凭证被一度当做纪念品来卖。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820191352.jpg
2007年,中油向外界宣布发现冀东南堡油田,规模储量达10亿吨。如此重大的发现,让媒体和舆论一片欢呼,甚至让总理“兴奋得睡不着觉”,而当时正直牛市,5月4日中石油发布公告的第二天,当日狂涨14%,市值增加2200亿港元,成为港交所市值最大的公司。
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南堡油田的储量只有宣称的五分之一,产量只有十分之一。2014年8月,《法制晚报》的记者前往南堡油田,发现“上锁的大门、锈迹斑斑的机器,还有满地的杂草”。曾经的10亿吨大油田,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成了一段没人想去回顾的历史。
冀东南堡油田影响的不仅仅是中石油,更有附近的曹妃甸。当年为配套南堡油田的巨额投资,包括原油码头、储油基地、LNG接收站等都无疾而终,而那些“大港口、大钢铁、大化工、大电力”的口号,最终也没有了声音。
这种有意无意的“勘探失误”,会给普通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当然,Bre-X事件告诉我们,无论事情搞得多大,都要预先找一个背锅的,出事儿后把什么都往他身上推。
这方面,全世界都一样。
参考资料
[1]. BRE-X: The Inside Story,Diane Francis
[2]. Gold's Fool,Time Magazine
[3]. 10亿储量南堡油田现状,法制晚报
申明:感谢作者的辛勤原创!若在本网站转发过程中涉及到版权问题,敬请与管理员联系!以便及时更改删除,谢谢!
另:法财库目前成立了多个行业微信群【银行高管群】【商业银行群】【信托群】【券商群】【理财师群】【投行群】【私募群】【基金群】【股权投资群】【期货群】【现金贷】【第三方支付】【金融高管群】【总裁群】【互联网高管群】【汽车金融群】【融资租赁群】
扫码加群主申请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