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01170007.JPEG
证券类私募管理人规模两极分化较为严重。根据基金业协会备案数据显示,自主发行基金规模达10亿元以上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数量为288家,占比仅为3.40%,而规模在1亿元以下的管理人数量为6846,占比80.81%。显然,拥有较强自主发行能力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仍是少数,绝大多数管理人的管理规模还没有达到行业平均水平。
私募全市场指数只跑赢中证500指数和中债指数。2017年,在中国经济底部企稳的大背景下,“一九分化”的行情主导了2017年的A股市场,大盘蓝筹上涨强劲,大消费和金融板块表现抢眼, “漂亮50”吸引了权益市场大部分资金。上证50、中证100和沪深300指数分别以25.08%、30.21%和21.78%的幅度领涨。2017年债市全面入熊,在金融监管持续趋严、降杠杆、防风险的格局下,债市整体震荡下行。一季度、二季度和四季度的债券收益率曲线上行明显。从指数上看,利率债相关指数表现相对信用债较弱,中证国债、金融债指数分别下跌1.87%和0.64%,中证企业债、中票和短融则分别上涨1.3%、1.5%和4.23%。
2017年管理期货策略“风光不再”, FOF表现二次分散风险的特性。今年以来以权益投资为主的股票多头、股票多空和私募FOF指数的超额收益最大。债券市场在金融监管持续趋严、降杠杆、防风险的格局下,债市整体震荡下行。今年上半年期货市场波动性机会较少,而三季度以来部分品种,尤其是黑色系的波动行情给CTA策略带来了较好的收益表现,但9月则开启回调节奏,几乎跌回期初水平。
私募基金管理人“规模效益”显著。大中型私募旗下产品额平均收益大幅跑赢小型私募机构。 2017年以来自主管理和顾问管理在50亿以上的投顾公司产品累计收益率分别为13.78%,15.34%,几乎是0-1亿规模管理人的三倍,远高于其他管理规模水平的投顾公司。
私募基金行业的未来发展将呈现五大趋势。一是私募基金的增长速度和规模将会进一步增加,而且会远远超过公募;二是行业集中度会提升,私募行业“强者恒强”,业绩分化更为明显;三是 FOF作为中长期的资产配置工具,结合中国养老金市场,业务规模将持续增长;四是国内私募进一步走向国际化,一部分外资的资金也会交给中国的私募机构管理;五是外资进入带来“鲶鱼”效应,有效促进私募行业发展。
一、私募基金行业概况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私募基金共备案66418只;私募管理人共22446家;总体管理规模(实缴)由2016年年底的78911亿元增长至111003亿元,增长率为40.67%。
1.1私募基金发展出现分化现象,证券类私募管理人占比明显下滑
根据基金业协会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底,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为22446家,较2016年年底增长了5013家;已备案基金数量增长42.82%,达到66418只;总体管理规模(实缴)由2016年年底的78911亿元增长至111003亿元,增长率为40.67%。
2017年私募基金发展出现了分化现象,与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和其他基金的快速发展不同,私募证券基金基本停滞不前,实缴规模甚至出现大幅倒退现象。2016年7月基金业协会发布私募新规,旨在清理空壳私募,规范整体行业,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出现骤降,在2016年底私募基金管理人为17433家,同比减少了近三成。
新规正式实施至今(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新备案登记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为858家,增速为11.28%,同期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人增长了57.18%,其他基金管理人增长了69.35%。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占比出现明显下滑。
由于私募新规,部分尚未备案首只私募基金产品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为避免被注销登记,集中在清理空壳节点前备案产品,私募基金产品在2016年出现跳跃式的增长。此后,私募基金数量一直稳步上升中。进入2017年后,由于上半年证券市场行情的低迷,私募证券基金增速十分缓慢,随着下半年的行情回暖,增速也有所好转,但远不及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和其他基金。
图片:01170008.png
图片:01170009.png
在规模方面,截至12月底,相比2016年底数据,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实缴规模增长了24016亿元,其他基金实缴规模增长了12879亿元,纷纷创出历史新高。与之相对应的,私募证券基金实缴规模今年以来却缩水480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基金业协会在2017年3月调整了统计口径,此前是直接根据基金类型统计数量及规模,调整后改为对于同一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不同类型私募基金的,产品规模按其所属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机构类型归类统计。受此影响,私募证券基金实缴规模4月就缩水2000亿左右,因此缩水幅度并没有表面上如此巨大。
但从今年4月至今,证券类私募实缴规模仍就在持续缩水,缩水幅度为1138亿元,同期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实缴规模增长了14988亿元,其他基金实缴规模增长了7670亿元。私募股权类基金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是政府资金、国有企业、保险资管的资金及各大金融机构的资金涌入。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市场,国内私募股权类基金市场仍旧处在较早的发展阶段。
1.3私募基金管理人仍集中在北上深
根据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私募基金管理人注册主要集中在上海、深圳、北京三地,数量分别为4581家、4377家和4108家。从办公地址来看,私募基金管理人主要集中北京、上海、深圳,分别为5310家、4660家和 3378家。上述三市分别为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圈的核心城市,他们在资金、金融创新、策略创新、配套服务等方面都为私募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此外,高净值人群也主要集中在上述地区,存在巨大的理财需求。
图片:01170010.png
图片:01170011.png
1.4证券类私募管理人规模两极分化较为严重
截至2017年 12月底,已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有规模的共19049家,平均管理数量为3.48只,平均管理规模为5.83亿元。私募新规实施之后,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平均管理产品数量和规模都有一个显著提升。证券类基金管理人平均管理产品数量为3.80只产品,平均管理规模为2.70亿元,管理规模整体仍小于平均水平。
根据基金业协会备案数据显示,自主发行基金规模达10亿元以上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数量为288家,占比仅为3.40%,而规模在1亿元以下的管理人数量为6846,占比80.81%。显然,拥有较强自主发行能力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仍是少数,绝大多数管理人的管理规模还没有达到行业平均水平,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
顾问管理基金规模达10亿元以上的管理人有170家,占比16.65%,1亿元以下的有517家,占比50.64%。其中有6家管理人自主发行和顾问管理基金规模均超过50亿元,分别是淡水泉投资、重阳投资、高毅资产、景林资产、合晟资产和乐瑞资产。
2017年新发证券类私募产品的数量在15只以上的百亿级私募机构有11家,其中合晟资产、高毅资产、映雪投资和景林资产是今年最“高产”的百亿级私募,今年以来发行数量均在30只以上。
图片:01170012.png
图片:01170013.png
图片:01170014.png
1.5 2017年股票多头、多策略和债券策略备案最多
截止到12月末,2017年新增备案私募基金19113只,其中可以通过私募云通分类方法获得明确投资策略的产品有10114只。从新增备案基金的策略分类来看,2017年新增备案的私募基金主要集中在股票多头、多策略和债券策略,分别新增4748只、1321只和1067只。从新增百分比来看,多策略、宏观策略和组合策略新增最多,分别新增35.16%、32.83%和24.04%。
图片:01170015.png
2017年,在中国经济底部企稳的大背景下,“一九分化”的行情主导了2017年的A股市场,大盘蓝筹上涨强劲,大消费和金融板块表现抢眼, “漂亮50”吸引了权益市场大部分资金。上证50、中证100和沪深300指数分别以25.08%、30.21%和21.78%的幅度领涨。2017年债市全面入熊,在金融监管持续趋严、降杠杆、防风险的格局下,债市整体震荡下行。一季度、二季度和四季度的债券收益率曲线上行明显。从指数上看,利率债相关指数表现相对信用债较弱,中证国债、金融债指数分别下跌1.87%和0.64%,中证企业债、中票和短融则分别上涨1.3%、1.5%和4.23%。
2.1 2017私募全市场指数只跑赢中证500指数和中债指数
私募全市场指数2017年累计收益率只跑赢同期中证500指数和中债指数。私募全市场、沪深300、上证180、中证基金、南华商品指数、私募FOF指数、中证500、中证全债指数2017年以来的累计收益率分别为:6.35%、21.78%、19.69%、7.89%、7.85%、6.74%、-0.20%和-0.34%。私募FOF指数的夏普比最大,为2.97,大于沪深300和上证180指数,私募全市场的夏普比为1.39,略低于中证基金;其最大回撤为3.06%,远低于沪深300指数、上证180指数、南华商品指数和中证500。整体而言,私募全市场的风险要小于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收益表现优良,2017年平均水平未跑赢公募市场。
从指数相关性来看,私募全市场与各大权益指数、商品期货指数和公募基金的指数的相关性较低。私募基金完全可以作为资产配置的标的来丰富可投资工具。
图片:01170016.png
图片:01170018.png
2.2 2017年管理期货策略“风光不再”
从策略指数的收益来看,策略指数的表现与整体市场的走势保持高度一致。今年以来,A股市场大盘蓝筹上涨强劲,大消费和金融板块表现抢眼,在基本面的支撑下,“结构性慢牛”的趋势得到了市场认可,所以以权益投资为主的股票多头、股票多空和私募FOF指数的超额收益最大。债券市场在金融监管持续趋严、降杠杆、防风险的格局下,债市整体震荡下行。今年上半年期货市场波动性机会较少,而三季度以来部分品种,尤其是黑色系的波动行情给CTA策略带来了较好的收益表现,但9月则开启回调节奏,几乎跌回期初水平。CTA策略的整体收益呈现非线性上涨的特点,由于其主要依赖于商品期货的波动性,所以关键在于能否在低波动市场中严格地控制回撤风险。
从策略指数的平均水平来看,2017年管理期货、相对价值、债券策略和宏观策略的收益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
我们选取满足以下五个条件的基金产品作为有效基金样本来观察各策略指数累计收益的分位数水平。选取有效样本的条件:(1)成立一年以上:基金在2016年12月22号以前成立;(2)当月有净值披露:基金在2017年12月份有净值披露;(3)非结构化基金;(4)非单账户:若为管理期货基金,剔除单账户类型;(5)基金净值披露频率:日频、周频或月频;统计日期截至12月31日(采用月频净值计算)
从分位数水平来看,FOF策略的基金表现最佳,下四分位数和上四分位数均为正收益,股票多空和宏观策略收益率的离散程度较高(上下四分位间距较长),分化较为严重。
图片:01170019.png
图片:01170020.png
2.3私募FOF指数表现出较强的二次分散风险的特性
目前国内FOF仍以配置股票型基金为主,收益与股票型基金趋同性明显。2017年私募FOF指数累计收益率为5.92%, 2017年以来的最大回撤为1.25%,远低于其他策略指数的最大回撤,体现出FOF强有力的风险控制能力。私募FOF指数在2017年以来的夏普比仅次于股票多头指数,表现出很强的稳健特性。
从指数月频收益率的分布来看,私募FOF指数离正态性最近,在95%的置信度下,FOF指数p值为0.03,是离正态性最近。说明与去年同期相比,私募FOF的业绩稳定性有所加强,FOF机构的投资偏向于理性,投资流程更系统化、成熟化。
图片:01170021.png
图片:01170022.png
2.4 2017年私募基金管理人“规模效益”显著
(1)百亿级基金呈现出明显的优势
(2)华泰私募Q指数聚焦“小而美”的私募管理人
三、私募行业发展动向
3.1监管浓墨重彩,行业由乱而治
3.2私募发展增速赶超公募引爆点
3.3 2017是量化投资的“冬天”
3.4股指期货二次松绑,期权市场发展提速,对冲工具逐步放开
3.5国内私募谋求海外布局,全球化视野逐步打开
3.6 FOF/MOM业绩提升巨大,行业空间充足
3.7外资机构申请私募牌照,带来“鲶鱼”效应
四、2018年私募行业发展趋势
另:法财库目前成立了多个行业微信群【银行高管群】【商业银行群】【信托群】【券商群】【理财师群】【投行群】【私募群】【基金群】【股权投资群】【期货群】【现金贷】【第三方支付】【金融高管群】【总裁群】【互联网高管群】【汽车金融群】【融资租赁群】
扫码加群主申请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