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5BDA3CA6E46C77F99138872C4A64436AD48F597B_size17_w550_h367.jpeg
中融信托被解直锟卖了!
静水流深,暗流涌动。
这两年,毛阿敏的老公解直锟算是妥妥的水逆,随之来袭的各种猜测也层出不穷。而前段时间毛阿敏出席了东方卫视2018年跨年晚会,一度被业界视为平安落地的信号。
3月12日,经纬纺机(000666.SZ)“拟购买中植集团所持中融信托全部股权”的消息一出,资本市场再度为这个神秘的男人而躁动。
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11月,中融信托刚连续获得包括“中植系”在内的众股东不断加码增持。这次又会是一场怎样的变奏曲?
全部股权拱手相让
3月12日,经纬纺机公告称,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所持中融信托约32.9864%股权。
经双方初步协商,公司向中植集团发行股份数量预计不超过3亿股,交易完成后经纬纺机将持有中融信托约70.4562%股权,公司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此外,中植集团承诺,本次交易完成后,中植集团所持股权将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锁定,中植集团永不谋求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313152804.jpg
截图来源:巨潮资讯网
我们注意到,截止本次交易前,中融信托的持股比例为经纬纺机持股37.47%、中植集团持股32.99%、哈投资持股21.54%和沈阳安泰达持股8.01%。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313152808.jpg
截图来源:巨潮资讯网
值得关注的是,如果这次换股交易完成后,经纬纺机接替原第二股东中植集团所持股份,中融信托变为央企下属信托公司,而中植集团换股后只是变成经纬纺机的第二大股东(按不超过3亿股计算)。有一私募负责企业收并购专业人士陈伟告我们,此前中融信托的主导方是“中植系”,这次股权变更后,涉及的领导层肯定会更换,中植彻底失去了中融信托的控制权。
对于此次重组事件,我们第一时间致电中植集团,其集团相关人事对野马财经独家回应称,此次转让中融信托股权,是中植集团近年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进行产融结合战略转型,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又一有力举措。未来,中植集团将进一步整合调整自身业务模式,以促进国家产业转型升级为己任,按照深化供给侧改革的总要求,将投资扶植高端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点产业作为产融结合的服务方向,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深入推动资本与产业的融合。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313152811.jpg
中植集团给野马财经的回复全文
尽管中融信托只是“中植系”布局金融体系的一部分,但它在其资本运作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国”字军——中融信托
中融信托成立于1993年,其前身为哈尔滨信托投资公司,成立于1987年。
2002年,中植企业集团联合哈尔滨市国资委、黑龙江省牡丹江新材料公司和哈尔滨宏达建设公司等五家企业,共同出资重组中融信托。工商信息显示,重组后的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注册资本80亿元,“中植系”为主导方。
“中植系”掌门人原名解植坤,后改为解直锟。至于为何改名,外界猜测有不少猜测。但“中植系”一位跟随解直锟多年的内部人士对野马财经透露,出于八卦五行运势和风水考虑,因为木克金,担心会不利于做金融,所以把名字中的“植”改为“直”,把“坤”改为金字旁的“锟”。但人算不如天算,不曾想改名后的解直锟居然把“中植系”金融资产里最值钱的中融信托给卖了。
2010年,解直锟将股权转让给经纬纺机(000666.SZ),让出第一大股东之位,中融信托变身“国”字军。这样一来,从股权结构上看,中融信托有了央企背景。证券从业者付明表示,通过将中融信托第一大股东的身份转让给央企,中植企业集团一方面规避法律风险,另一方面凭借国企身份获得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但前述中植企业集团前员工指出,经纬纺机控股后,并没有参与到中融信托的日常经营中,只能算是财务投资。再者,中融信托的高管亦未发生改变,中融信托仍然保持着当初灵活的民营风格。
而中融信托短短几年发展的过程中把规模从几百亿的小公司发展到国内排名第二的信托公司,靠的就是这种灵活、激进的风格,也就是业内所谓的“狼性文化”实现了快速扩张。
据一位中融信托前员工透露,中融信托工作风格十分自由,制度灵活,以业绩和结果为导向,鼓励员工开拓进取,同时收入分成也很高,能够很大地激励员工的主动性和工作热情。
中融信托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其实现营业收入65.3亿元,同比略降3.9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27.39亿元,同比增长4.1%,为业内第四。不过结构出现变化,投资收益大幅攀升,而信托收入下降。
更加引人关注的是,2017年中融信托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30.75亿元,较上一年度下滑两成。但这些丝毫不妨碍此前其在“中植系”内扮演的重要角色——既是融资主体,也是投资主体。
依据工商信息可查,中融信托所投公司有171家。2016年年报披露,中融信托合并管理资产8584.72亿元,其中,自有资产256.51亿元,信托资产6829.67亿元,子公司受托管理资产1498.54亿元。而信托资产主要投向金融机构及实业,占比分别为40.8%和37.8%,而基础产业、房地产、证券市场等投向均低于10%。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313152814.jpg
上图为天眼查中融信托投资171家公司图
同时,“中植系”频繁利用中融信托为旗下公司输血,进而形成交叉合作、风险分散的混业金融业态。如果说“中植系”的各个上市公司及各类资产就像是一颗颗珠子,那么,把这些珠子穿起来的线就是中融信托。
融资先锋,模式激进
具体而言,“中植系”通过中融信托筹措资金、收购原始资产,随后参与上市公司资本运作获得股权或现金,进而与上市公司及其关联方合作,再通过中融信托筹措资金继续并购资产,如此循环往复。“中植系”体系内各个公司间还会互相协同合作,接续资金、放大杠杆、分散风险。
2013年6月,兴业矿业(000426.SZ)拟向大股东兴业集团及西北矿业定增1.04亿股募资10亿元。发行后西北矿业跻身第二大股东。
据查,西北矿业大股东为北京兴嘉盈,北京兴嘉盈由“中植系”旗下西部建元(现名为海润泰达控股有限公司)100%持股。
截至2012年5月,西北矿业经过数次股权转让,兴嘉盈成为持有其65.6%股份的控股股东。
在这一时期内,中融信托于2008年6月设立西北矿业信托计划,融资规模1亿元,用于受让兴嘉盈持有的西北矿业增资扩股收益权。
2010年起,中融信托又成立3.5亿元的兴嘉盈贷款信托计划,以及4期累计达4亿元的西北矿业信托计划,由西部建元或兴嘉盈持有的西北矿业股权提供质押担保。
可见,“中植系”通过兴嘉盈逐步收购西北矿业控制权,所需的资金来源于中融信托,而收购后又再设新信托计划获取更多资金。
金飞达(002239.SZ)收购兴嘉盈所持卡西矿业45%股权一例,也与西北矿业案例有相似之处。
对此,付明曾对我们指出,“利用信托资金为自己收购过桥,然后溢价出让,这种做法就是有牌照的空手道。”
此外,2016年,中融信托的信托资产主要投向为发放贷款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占比分别为22.55%和36.01%。中融的信托贷款一直被业内指,模式激进。我们也注意到,工商资料显示中融信托有107条诉讼案件,其中包括了不少信托贷款违约,发生风险的案例。
中融信托实际控制人变更之后,你认为中融信托还会保持市场化、激进的风格吗?评论中见。
申明:感谢作者的辛勤原创!若在本网站转发过程中涉及到版权问题,敬请与管理员联系!以便及时更改删除,谢谢!